打造娄底市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新高地
经调研,我们发现娄底县域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初步完善,特色农产品丰富,电商主体众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起步,电子商务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整体仍处于电子商务探索期,未形成适合娄底县域电商的发展模式,未形成主次鲜明的电商生态体系、未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电商企业、未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配套体系,特别是专业电商人才奇缺,复合型高端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更是空白,运营层面和管理层面的电子商务人才都存在巨大缺口,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力打造发展迅猛、效益显著、特色鲜明的娄底县域电商发展新高地。
(一)政府层面
1.列为一把手工程。为加快娄底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建议各县调整现在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商粮、财政、人社、扶贫、经信、农业等部门一把手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调度机制,协调处理电子商务发展日常工作,引导全县电子商务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要把发展电子商务列入重要工作职责,将电子商务纳入工作绩效考核。
2.利用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良机。双峰、新化先后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家投资增多,各界关注电商,为娄底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机会。娄底应利用机会,进行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确立电子商务发展主线及实现路径。营造电商发展氛围,加大电子商务培训力度,通过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及各种电子商务主题活动推动全民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从政府、协会、企业、市民等多个层面营造县域电商发展的深厚氛围。
3.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经费保障力度。建议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整合相关财政资金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和配套设施保障。对于现在产业转型电子商务的也可以进行适当补贴奖励。对于物流企业则采用补贴形式,从大宗物流和商品快递物流两种形式给予补贴。
4.推行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推行“产业扶贫、创业扶贫、资金扶贫”,重点在宽带网络建设、物流快递支撑、网商人才培养、品牌培育、电商扶贫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精准帮扶。推动贫困地区光缆入乡、入村、部分光纤入户,行政村通宽带和边片特困地区行政村互联网覆盖。建立扶贫村电商服务点,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包装一批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建立完善的产品供应体系,帮助贫困村脱贫增收。
(二)产业层面
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整体定位、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电子商务与农业、旅游业等的融合路径。
1.打造娄底县域电子商务模式。考虑到娄底各县发展实际,可以考虑将“梅山文化”、“湘军文化”、“曾国藩文化”等作为贯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将其作为电子商务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的基点,探索娄底各县电子商务整体推进思路、实现路径。
2.形成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抓住县电子商务中心搭建的核心,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议从发达地区引入专业团队来运营、推广及服务。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全县网店开设计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园,为全县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加快县域物流体系建设的步伐。在县域加快建设现代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新的物流集散中心;搭建县、镇、村三位一体物流服务体系,在县级层面统筹成立县级物流公司,尽快完成中心村电商服务站布局。逐步完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3.电子商务与产业整合发展
(1)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发展。娄底各县基本都是农业大县,将电子商务融合进农业发展及其重要,建议对全县特色农产品全面调查摸底,按照国内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将有条件的特色农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品质,统一包装”和“引导市场、引导价格、引导电商”的“三统一,三引导”模式,建立地理标志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保护体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鼓励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拥有品牌、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合作社、农村生产企业、生产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网络销售。
(2)电子商务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娄底各县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渗透程序仍然很低,必须提升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化程度,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新化县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整体形成娄底各县智慧旅游模式,最终体现在县域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四个方面。
(三)人才层面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整合劳动就业、扶贫、农业等培训资源,积极与科研院校、高校、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专业研究机构等单位对接,建立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面向企业、网商、合作社、农民等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与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人才引进为辅。将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紧缺急需人才,建立健全电商人才成长促进机制,打破地域、行业限制,从社保补贴、医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电商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网页制作、产品设计、营销策划、跨境贸易等电商高端人才。(永利总站ylzz55贺桂和王剑波王志和李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