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工作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教学大纲 -> 正文

《物联网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9-25

物联网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物联网概论

课程编号:

420309

适用专业:

网络工程

课程类别:

物联网工程技术方向

课程学分:

2.5

总学时:

48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16

先修课程:

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称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物联网技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要求学生了解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为以后学习物联网关键技术打下基础。要求学生达到:

1.熟悉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理解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功能,了解物联网所需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2.了解物品编码的发展历史,掌握条码的概念,了解GTIN码和SSCC码的基本概念,掌握EPC码的编码原则及编码方案,熟悉EPC码的标识类型,通用标示符,理解EPC码与条码的相互转换,理解UID码的编码结构和特点;

3.熟悉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和组成,熟悉自动识别技术的类型,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了解射频识别发展历史,熟悉射频识别系统类型,掌握射频识别工作原理,理解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了解射频识别标准体系和发展趋势;

4.掌握传感器的概念、作用,理解传感器的类型、特征,了解传感器的语音,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理解无限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核心技术及协议,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5.理解无线接入网技术概述、掌握各种技术的特点,理解有线接入网技术、掌握各种技术的特点,理解核心网的概念及特点;

6.了解物联网网络服务概述,掌握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掌握ONS结构与服务方式及工作流程,掌握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的工作原理,理解超文本与超媒体,理解EPCIS的功能与作用,理解PML的核心思想,掌握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

7.掌握物联网中间件的概念及分类,了解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掌握中间件的系统框架及处理模块,了解中间件标准及产品;

8.了解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熟悉物联网的安全层次模型及体系结构,理解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安全技术、理解物联网感知层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 绪论

(一)基本教学内容

1.1 物联网的概念

1.2 物联网的技术特征

1.3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1.4 物联网的内涵

1.5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进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掌握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掌握物联网的内涵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内涵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内涵,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一)基本教学内容

2.1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2.2 感知层

2.3 网络层

2.4 应用层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熟悉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理解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功能,信息短距离传输技术,熟悉物联网中间件,了解物联网应用场景,所需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

第3章 全球物品编码

(一)基本教学内容

3.1 物品编码的发展历史

3.2 条码

3.3 EPC码

3.4 UID码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物品编码的发展历史,掌握条码的概念,了解GTIN码和SSCC码的基本概念,掌握EPC码的编码原则及编码方案,熟悉EPC码的标识类型,通用标示符,理解EPC码与条码的相互转换,理解UID码的编码结构和特点

教学重点:EPC码的编码原则及编码方案,EPC码的标识类型,通用标示符,EPC码与条码的相互转换,UID码的编码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EPC码的编码原则及编码方案,EPC码与条码的相互转换,UID码的编码结构和特点

第4章 射频识别系统

(一)基本教学内容

4.1 自动识别概述

4.2 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4.3 射频识别系统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熟悉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和组成,熟悉自动识别技术的类型,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了解射频识别发展历史,熟悉射频识别系统类型,掌握射频识别工作原理,理解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了解射频识别标准体系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射频识别系统类型,射频识别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自动识别技术的组成,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射频识别工作原理

第5章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一)基本教学内容

5.1 传感器概述

5.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选择原则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掌握传感器的概念、作用,理解传感器的类型、特征,了解传感器的语音,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理解无限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核心技术及协议,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教学重点:传感器的概念、作用,传感器的类型、特征,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核心技术及协议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核心技术及协议

第6章 物联网通信

(一)基本教学内容

6.1 无线接入网技术

6.2 有线接入网技术

6.3 核心网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理解无线接入网技术概述、掌握各种技术的特点,理解有线接入网技术、掌握各种技术的特点,理解核心网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重点:无线接入网技术概述及特点,核心网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各种无线接入网技术的特点

第7章 物联网网络服务

(一)基本教学内容

7.1 物联网网络服务概述

7.2 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

7.3 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

7.4 实体标记语言PML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物联网网络服务概述,掌握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掌握ONS结构与服务方式及工作流程,掌握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的工作原理,理解超文本与超媒体,理解EPCIS的功能与作用,理解PML的核心思想,掌握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ONS结构与服务方式及工作流程,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的工作原理,PML的核心思想,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

第8章 物联网中间件

(一)基本教学内容

8.1 物联网中间件概述

8.2 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

8.3 中间件结构

8.4 中间件标准和中间件产品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掌握物联网中间件的概念及分类,了解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掌握中间件的系统框架及处理模块,了解中间件标准及产品

教学重点:物联网中间件的概念及分类,中间件的系统框架及处理模块

教学难点:中间件的系统框架及处理模块

第9章 物联网安全机制

(一)基本教学内容

9.1 信息安全基础

9.2 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

9.3 物联网感知层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熟悉物联网的安全层次模型及体系结构,理解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安全技术、理解物联网感知层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安全层次模型及体系结构,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第10章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应用

(一)基本教学内容

10.1 智慧地球

10.2 M2M——物联网应用的雏形

10.3 物联网典型应用

(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物联网的作用,理解M2M的概念、系统架构和运营体系,掌握M2M支撑技术,了解M2M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了解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教学重点:M2M的概念、系统架构和运营体系,掌握M2M支撑技术

教学难点:M2M的概念、系统架构和运营体系,掌握M2M支撑技术

三、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计科

网工

软工

计科

网工

软工

1

绪论

2

2

物联网体系架构

2

2

3

全球物品编码

4

2

4

射频识别系统

6

2

5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4

2

6

物联网通信

2

2

7

物联网网络服务

4

2

8

物联网中间件

4

2

9

物联网安全机制

2

2

10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应用

2

合计

32

16

四、本课程课外学习与修学指导

由于该课程涉及物联网基础理论,涉及内容较新较多,难度较大,所以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多参阅相关书籍,多做练习,多上机实验,理解物联网效相关的概念理论。

五、本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的考核是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具体比例为:上课出勤、作业占20%,实验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其中期未考试总分100分,基础题占50%,中等难度题占40%,较难题占10%。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综合应用题等。

六、教学参考书

教材:《物联网概论》,黄玉兰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

[1]《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宁焕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崔逊学左从菊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单承赣,单玉峰,姚磊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邬正义、范瑜、徐惠钢.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大纲撰写人:沈亚敏

大纲审阅人:彭智朝

教学副主任:易叶青

编写日期: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