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心理调适之一

作者: 时间:2018-04-10 点击数:

窗体顶端

1.临近毕业的恐慌心态如何调整?

现状: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在一个时期段里,会出现有时郁闷、有时茫然、有时恐慌的状态。这些心理问题的症状在生活、精神、行为上都会有所表现。这表示你已经进入了一个“找工作疲惫期”,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支招:

(1)调整认识:通常在就业这段时间内会出现这样一个心理曲线-----刚开始时盲目自大超级乐观,看到周围有人开始行动就有一点慌,看到有些人开始签约就突然之间恐慌,等到五六月份就会更恐慌,等到八九月份,回过头来看每个人都有位置了,心态逐渐变得平和。

(2)其实平日里毕业生唉声叹气,喊着郁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件好事情,把郁闷说出来就不再郁闷了,压抑是更可怕的事情。面试受挫,感觉很沮丧,但是如果能跟你的好朋友说说,把这种情绪宣泄掉,就会舒服得多。所以求职期间同学或朋友间多沟通交流是一件好事,既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又是一个排解压力的渠道。

(3)一般情况下,多数求职者都会表现出或多或少以上的心理症状,只要通过自身调节就无大碍,如可选择进行充电、做些体力运动、旅游等方式。但如果出现以上心理症状达一个月之久,并发现自己较难缓解,这时你的思维就会另自己陷入一个误区,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

2.只要听到有人找到工作的信息,心里总是有一定程度的焦急、不安。应该如何处理这样一种情绪?

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大部分人都会体验到。当看到或听到他人找到工作时,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何时找到工作焦急,而出现恐慌。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恐慌?

支招:

首先要认识到大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不要认为恐慌是一件坏事,这实际是提醒你要冷静下来,为自己找工作做好更充实的准备。

第二,认识到:他人找到工作的方法可以对自己有借鉴作用,相当于给你提供了多条有实际价值的参考路径。

第三,对自己找工作的期限可以加长一些。有调查显示2008年就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均在毕业后的二三个月才找到工作,但他们均对自己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这种长时间找工作的磨练才渐渐让其学会了如何收集各种信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去找工作等。

即对自己找工作的时间尽量放宽松,放弃一定要在大学毕业之前找到工作的这样一种思想。但同时,也要注意积极的找工作,从每次失败中汲取相应的经验。

3. 面试失败一次,我对自己的评价就 降低一点。在失败面前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信心?

通常,失败的次数越多,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会跟着有所改变。有的会越挫越勇,有的会萎靡不振。这和归因及自己的应对方式有重要关系。

首先来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一蹶不振”?

有一部分人在找工作时是习得性的无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现状是基本不变的。有面试或复试的机会时多半不会归因于自己能力的提高,而是归因于努力、难度低或者运气好,而面试或复试失败时时却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于是每次失败都可能降低自信;尤其是对自己的能力非常不自信时,失败就会让你进入一种无助状态。

为什么有的人会“越挫越勇”?

这是由于另一部分人相信能力总是不断增长的,认为不断的面试会使自己的经验、能力不断提升,他们多半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的提高;遭遇失败时,又多半会进行正确归因,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准备不充分,难度过大、运气不好等因素。这种归因方法,成功时则增加自信,失败时则会觉得需要更加努力,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心态都会作积极调整。这一部分人对失败的应对方式也是在积极寻找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寻求自己的不断进步。

面对的心态是“越挫越勇”还是“一蹶不振”,需要你自己调整自己的认识与行为。而这种选择也在于你自己。对于应聘失败而导致自我评价不断降低的同学,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归因方式,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视每一次自己或他人的面试为学习、提升的机会。

4.在有的应聘机会面前,自己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最后希望落空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失望、沮丧的情绪?

从心理学上来说,你期望的值越大,你面临的选择越单一,在遭遇打击时,你的挫败感就会越大。

通常,愿望过于强烈,就会出现一种对愿望进行不断美化的心理现象。比如:你很有希望进一个单位,当时你认为这种把握有90%,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会不断提升对这个单位的积极印象,仿佛自己就是单位中的一员,这实际是在为进入这个单位工作做心理准备。当愿意无法实现时,会出现“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这种心理倾向,更进一步优化原来意向的美好度。这也会使这种落差感加剧。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就要学会客观的看待原来的目标,意识到任何一种目标都是利也有弊;努力去寻找原有目标的弊端,同时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其它目标,拓宽自己的选择面。这时你会发现,新的目标也同样非常适合你。

这也提醒了我们大家:在找工作时应适当扩大自己的求职范围,求职时不能“一根筋”,盯着某一个职业或者某一类单位不放。

5在遇到不公平现象时,如何求得一种心理的平衡?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存在不公平现象。公平与不公平都是相对而言的,当我们在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会有气愤感,这很正常。如果你强求社会一定要公平时,你的这种气愤感会不断加剧,不利于你自己的发展。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求得一种心理的平衡。

(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寻求绝对公平是一种非理性的想法。不必非要去苛求公平,所以不必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2).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标准,就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这次面试没有成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想,就会发现还有很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的人也没有获得机会。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可能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还可以有意识的改变对比的内容,努力创造优势,改变不利的对比反差。

(3).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相对的公平。在对比反差强烈的情况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竞争中通过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就能找回心理平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就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可以调动起来的资源;把相应的有利条件结合在一起,寻求下一次的突破。

窗体底端

地址: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学院路422号   邮政编码: 417000 联系电话: 0738-8326774(传真)  联系邮箱:772612626@qq.com

©2018 永利总站ylzz55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