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干中学、学中干”,7月3日,永利总站ylzz55“彩虹计划”志愿服务队调研四组抵达涟源市金石镇灌溪村,以“预防沉迷虚拟世界,帮助安全触网”为主题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由法学、商学、材环等多个学院成员组成,在实践中,志愿者们利用专业所学,筑牢乡村安全教育防线,旨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初来乍到的忐忑VS备受期待的“重逢”
怀揣着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向往和好奇,“彩虹计划”整装待发,再度启程。初来乍到的志愿者们对一切都充满着未知和好奇,甚至有几分忐忑和不安;而再赴灌溪的志愿者们显得那样的娴熟和老道,他们期待与昔日的小友重逢。
实地走访,观察社情民意实情
在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7月4日,调研组协助支教组进行招生工作,队员们通过走访入户的形式为支教招生。虽然复杂的方言使交流变得困难,但村民们散发出来的善意、溢于言表的热情也在温暖着志愿者们。通过与当地村民打交道,了解到当地民情并从中获取的一些信息,为团队挖掘出当地热心村民、大学生“翻译官”、“小导游”等人力资源,畅通了与村民深度交流的渠道,为后期主题调研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待招生工作结束后,团队就招生所获得的信息、人脉等资源有条不紊地开始主题调研活动。
真抓实干,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在灌溪村开展实践期间,调研团队围绕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情况、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内容,通过搜集资料、走访入户、发放问卷、上门访谈、现场讲解、开设课堂等方式,不断提升居民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筑牢金石镇灌溪村居民电信诈骗思想防线,共建清朗网络空间,预防和减少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为灌溪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以基层的生动实践行动深刻践行着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纸问卷,析网络使用现状
调研期间,志愿者们利用学校的现有学生资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村内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现状,并以班级为单位对灌溪学校学生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掌握该村学生使用网络情况,重点摸清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学生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在隔代教育的背景下,灌溪村内电子产品的使用趋于低龄化发展,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管理效果不佳、少数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并有过充值经历。基于这些情况,团队就灌溪学校已有资源,教研结合,对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进行普及,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帮助孩子从“线上”走向“线下”。
一支粉笔,递网络安全意识
在实践期间,调研团队调研、支教双管齐下。7月8日,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特长,认真准备“防诈骗小课堂”,通过不断地试讲和磨课等方式来完善教案和PPT,以保证教学的流畅连贯。7月9日,志愿者们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和分析,就灌溪村内已有资源,有针对性的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防诈骗课堂,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和种类,并结合近期案例向孩子们普及电信诈骗分子作案方式、如何甄别并预防诈骗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黄赌毒等不良网络行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触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不断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识。
一帧动画,凝团队奋进力量
7月7—9日,针对灌溪村内电子信息产品的使用趋于低龄化发展以及村内老年人居多的情况,为便于当地村民更直观了解电信诈骗,调研四组联合当地小朋友共同演绎了一个老爷爷被电信诈骗的微视频警示案例,多方共筑网络安全教育防线。
7月7日,小组主要就防诈情景剧的拍摄进行工作安排,成员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翌日,在完成撰写剧本、敲定拍摄场地、选定演员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小组正式开启了情景剧拍摄。但由于参演的小朋友出现了眼神飘忽、忘词等问题,且在剪辑过程中,由于时长设置有误、拍摄技术有限,视频呈现效果不佳,需要再次补拍镜头。7月9日,在吸取前期失败教训后,团队及时做出调整,历经万难,终于顺利完成了宣传视频的拍摄。即便要求颇多、补拍了多次镜头,小朋友们仍然积极配合、助力完成视频的拍摄。通过此次经历,队员们深刻地体悟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重要性。
一面凉扇,吹拂防诈于心间
为时刻警醒村民,志愿者们为灌溪学校每一个小朋友都送上了印有预防诈骗标语的扇子。与此同时,团队外出走访时也通过送扇入户的形式为当地村民普及预防诈骗的方法。希望在炎炎夏日送给村民凉爽的同时,也送上一份关心;也希望村民们在使用扇子解暑的同时,能够将防诈骗小口诀牢记于心。
这个夏天,志愿者们通过深入基层、下乡走访、访谈等方式,将“小我”融入“大我”,利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既增长了实践本领,也为未来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志愿者们指导小朋友填写问卷现场)
(志愿者对小朋友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课程现场)
(志愿者与小朋友们拍摄防诈骗案例现场)
(小朋友们收到印有防诈骗标语的扇子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