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3)
原子核的放射性与宇宙的周期性运动
原子核的放射性也可以由宇宙的周期性运动得到圆满的解释.
现今宇宙中, 到处都存在原子核的放射性, 从原子核的内部不断发射出各种粒子和能量. 宇宙在其膨胀的最初时期,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聚集在一个相当小的球形体积内, 成为一个巨大的唯一的原始原子核, 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原子核.
由于能量的高度集中, 在聚集在核内的强大的万有斥力作用下, 巨大的原子核难以保持稳定. 在极其短的时间内, 发生了宇宙大爆炸, 这时原子核一分为二, 二分为四, ……, 就这样一直分裂下去, 在刚开始裂变的极短的时间内,核子的链式裂变极其迅速,随着原子核的不断裂变而变小,宇宙的体积也不断增大,极其强大的斥力势能不断得到释放,裂变的剧烈程度也随之慢慢的降低,逐渐演变成形各种不同的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一个较短的时期内, 所有受斥力能作用而破裂的原子核,其核内蕴含的斥力能远大于核子的结合能,都能自发分裂成小的原子核。
由于核的变小,宇宙的体积不断增大,斥力势能的进一步降低,在这个较短的时间过去后,有少部分破裂后体积较小的原子核,其斥力势能与其核子的结合能大小相比拟或更小时,核停止了自发分裂,暂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大部分原子核内的斥力势仍十分巨大,原子核的结合能抵挡不了斥力能的作用而自发裂变。再过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原子核的体积的进一步变小,斥力能的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多原子核的斥力能小于核的结合能而进入核的稳定时期,暂时不再分裂. 因而就失去了放射性。但有这些核仍具有多次分裂的潜在能力, 有潜在的放射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放射性逐渐减弱, 能继续分裂的核越来越少, 当宇宙膨胀到最大时, 仍有极少数核具有放射性.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宇宙中仍有数量可观的核具有放射性的原因。
原子核的放射性是相对的, 核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放射性, 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 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减小, 温度的降低, 以往某一时期失去了放射性的原子核, 这时又会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时期, 核子又重新活跃起来产生新的放射性. 这是因为, 在不同的时期, 核子的温度和核周围物质的密度下降, 核子外部“抗放射性的背景压力”(简称:抗放射背压)的降低, 使得核子又能克服抗放射背压重新具有放射性.随着宇宙的进一步膨胀, 宇宙的密度和宇宙背景辐射压力的降低, 在某阶段没有放射性的核子, 过一段时间后, 核子内部的结合力抵抗不住外界背景压力的降低而产生放射性. 经过一次或多次放射后, 核子又进入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期,须再经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期, 待外界放射背景压力再一次下降后,又重新活跃起来产生新的放射性。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抗放射背压的不断降低,核的裂变也将不断的进行下去。
在同一时刻和宇宙中的不同位置, 对于具有相同结构的核,其放射性能也会大不一样. 在宇宙中的某一区域具有放射性的核子, 在宇宙中的另一区域不一定也具有放射性. 但具有放射性的潜力, 待抵抗放射性的背景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才能表现出其放射性. 也就是说, 物质是否具有放射性, 要由它所处的宇宙中的位置的抗放射背景压力的高低来定.
在宇宙的整个膨胀过程中, 宇宙中的核子相对地越变越小, 直到宇宙膨胀到最大且开始收缩时, 一些核子仍具有放射性,只有等到宇宙收缩到一定程度, 待抗放射背景压力上升到核子不能放射出粒子为止。
由对称性原理,既然核子在一定时期具有放射性, 在其相对应的另一时期核子必定具有结合性。
当宇宙膨胀到极限,宇宙的引力势也积蓄到极限,这时,在引力势的作用下宇宙开始收缩, 核外的抗放射性背压开始增加,随着抗放射背压的增加, 部分较小的核开始具有结合性,慢慢地,随着宇宙的进一步收缩, 核子的不断收缩,宇宙中的核子数会逐渐减少, 核子的单个体积增大, 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原子核. 这时宇宙的所有动能全都转换为宇宙势能, 宇宙的斥力势能达到最大, 一个新的宇宙大爆炸的条件又已具备,并又进入新的一轮宇宙膨。.
值得一提的是, 在宇宙的同一区域内,在同一个放射背景压力的情况下,核子放射性和结合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部分较大的核具有放射性, 即此时的背压低于该核放射性终止的背压, 不足以阻止该核停止放射.而部分较小的核, 由于其背压高得足以使其发生核的结合, 所以在当今世界上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同时存在. 一般核的裂变都是大的核子, 核的聚变都是小的核子,对于中等质量的核, 由于外界的抗放射背景压力正好能阻止核的裂变和聚变, 暂时没有核的裂变和聚变. 所以, 通过测量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力, 以及核子体积的大小, 就可以计算出我们所在宇宙空间的抗放射性背景压力的高低。